周口市第一人民醫院:急診故事情暖寒冬
周口日報全媒體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蘇葉松
危難險急之時,總有一支隊伍沖在最前列,它就是急先鋒。周口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作為一支強大而堅韌的作戰團隊,始終奮斗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。它不僅是抗疫戰場的急先鋒,搶救急危重癥的重要場所,更是醫院面向社會的窗口,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前沿陣地。
隨著國家相關防疫政策調整,疫情放開,全國新冠感染人數驟增。在感染高發期,醫院的普通門診科室沒有了往日的喧鬧,來院病患往往都是急重癥患者,急診醫學科的接診量更是急劇增加,工作壓力急劇上升。即便如此,全體醫護人員依然用使命般的工作態度、優秀的業務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,承擔著既緊急又高危的救治工作?!拔铱梢浴薄拔襾砹恕薄斑€能堅持”……一聲聲應答,在并肩作戰的醫護人員間回蕩。他們毫不退縮,迎難而上,沖鋒在前,用雙肩擔起責任、用生命守護生命,用汗水和熱血全力保障急救生命通道暢通。急診科主任王楠和護士長陳雪英帶頭堅守,24小時隨時待命,吃住都在醫院,席地而睡,快速進餐,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醫務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。
由于科室環境相對密閉、人流量大、易感人群集中,急診科一時間成了新冠病毒傳播的高危場所,醫務人員也迎來感染高峰。隨著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加,科室人員愈發緊張,內科門診的老同志張瑞慶、李國兵得知科室人手不足時,主動放棄休息,頂替感染醫師堅守崗位。已經感染的人員同樣放心不下科室的工作,表示只要癥狀減輕不發燒了,就可以參與科室值班。因為科室工作特性,急診科護理團隊人員普遍年輕,很多護理姐妹家中都有小孩子,有的甚至還在哺乳期,她們主動舍小家、為大家,為了工作放棄在家中輔導孩子學習,照料感染的老人孩子。
護士田娟和愛人鄭帥兵均是醫院職工,愛人在120負壓車值班,因為閉環管理,雙雙無法回家。像這樣的雙職工在醫院還有很多很多,因為無法照顧家庭,大家每每提起來都是眼含熱淚,滿是愧疚。
急診科還有幾個孕媽媽,已經懷孕六、七個月,護士長心疼她們,近期陽性患者太多,擔心她們感染,建議她們請假休息,她們都明確表示拒絕,說現在科室人員減少,正是需要人的時候,她們會做好防護堅守一線,護士長只能反復囑咐她們做好防護。
在一個寒冷的夜,120接回來一個昏迷的老人,到科室后按照綠色通道流程給予救治,患者蘇醒后,得知他已經一天沒吃飯了,值班護士立即拿出來自己的食物給患者吃,得知患者為無保老人后,積極聯系保衛科、聯系車輛,給患者平安送回家。
這樣平凡而動人的“急診故事”每天都在發生,愛心和溫暖每天都在傳遞,在這里除了驚險與忙碌,還有責任與擔當。病毒無情,人間有愛。面對感染的風險及超負荷的工作壓力,急診人員沒有退縮和恐懼,有的只是無畏無懼、不分晝夜,與死亡賽跑,爭分奪秒。日夜奮戰在一線的急診人員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挑戰,這就是急診的日常,一視同仁、全力以赴的救治每一個生命,是他們從入職就刻在心底職責!
